第一期:向松祚解读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和大转折
2016.03.26  


主题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和大转折

主讲

向松祚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代表作品:《新资本论》、《不要玩弄汇率》等。 

时间

2015年2月7日 




       2月7日,由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和青岛金家岭金融聚集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家俱乐部·青岛金家岭财富管理沙龙”首期活动在崂山区成功举行,沙龙主题聚焦“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和大转折”,由国内著名宏观经济学家、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博士做主题演讲,青岛市副市长刘明君出席并致辞,青岛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白光昭等政府领导出席,青岛市50余名金融机构和企业负责人应邀参加了活动。


       青岛2014年金融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了6%,这个数字已经大大超出中国平均水平,也超出全美国平均水平。青岛金融业能够有这么大的发展,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和鼓舞的事情。现在财富管理在整个中国已经开始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而青岛此刻建立这个财富管理中心,也标志着中国经济本身进入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代。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谈及服务业,特别是教育和医疗。教育和医疗完全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资是不可能的,需要大量的企业家把资本和财富从传统行业转移到新兴行业。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了经济新常态,国家最高领导人习总书记进行了专门阐述,把新常态定义为我们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重要的基本特征。

       我们是被迫承认这个事实。在2010年-2012年之间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处于下行状态。那时大家并不相信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除了少数的学者。很多机构一直在研究、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的经济还能重新可以回到8%,甚至10%以上。过去三十多年,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所有的因素,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决定中国经济的这些人,仍然至少有60%甚至更高的比例的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幸而我们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他们非常清醒。

       

      新常态并非贬义

       新常态这个词,并非褒义。为何现在承认新常态,因为这些年我们想尽各种办法,传统模式下的政策几乎用尽,但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处于下行状态。各位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银行业界,很多人认为信贷不够,货币投放不够,货币政策不够宽松,房地产行业、制造行业很多老板天天呼吁甚至给中央、给总书记、给总理写信,强烈要求人民银行降息降准、商业银行多放贷款,认为只要多放贷款中国经济就有救了,我们必须要问一个问题,我们这些年货币宽松不够吗?货币投放不够吗?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4年间,全部社会融资新增量(放贷总额)达到122万亿,其中仅商业银行新增的贷款就接近58万亿。2014年全年,银行新增贷款9.78万亿。中国的M2和GDP的比重,现在已经接近200%,因为M2是123万亿,而GDP去年按照7.4%算也不过63万亿。M2高达124万亿,全世界没有这么高的。这是一个非常尖锐且重要的问题——我们过去如此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天量的社会融资增加,并没能将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高位继续上涨,经济反而一直呈下行趋势。希望大家要理解中国经济为什么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意味着什么,我们现在的经济,不仅是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确实进入了一个非常深刻的转变时期.

       我们可以看发达经济体面临的五大问题:失业问题,贫富分化问题,人口老化问题,制度僵化问题,造成增长的弱化(源自消费弱化、投资弱化、出口弱化)。这些问题仅靠货币扩张、信贷投放、社会融资不能完全解决,甚至完全不能解决。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型市场经济体同样面临这些问题。各位是否考虑过,经济增长背后的制度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贫富分化问题,环境恶化问题,这些问题仅靠货币投放,传统的宏观政策能够解决吗?事实是降准后股市不仅不涨反而下跌。客观讲我们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是非常两难的——一方面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面对来自地方政府、行业内部、其他部门的巨大压力,大家都认为应该降息降准,否则中国经济下降的速度会更快;但另外一方面,人民银行有很多高级研究人员,希望我们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能够为我们的政治家推进结构改革创造一些时间缓冲。正是这些问题造成我们今天全球经济的困难,比如欧元区整体通缩,负增长,美国经济增长也是弱于预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降,全球经济出现负增长。


何为新常态

       在国际经济背景下,思考中国经济问题,要求我们要从一个更长远、深刻的角度来考虑。我们把全球整体经济内在结构的失衡有八个方面,同时这些问题中国经济同样存在。实体经济的复苏乏力,中国的制造业就非常乏力。我们已经连续三年工业增加值每年增速在10%以下。虚拟经济的恶性膨胀,这个虚拟经济就是投机炒作。不仅在很多西方国家非常麻烦,中国也是。去年7、8月份我们在全国做过一些调查,在浙江、江苏很多企业把银行贷款,甚至上市融资募集来的资金转手拿去炒股票、期货。因为实体经济、制造业做不下去所以开始炒作,导致搞实体经济债务负担居高不下。这些大的全球性的经济问题,在我们全面思考中国经济问题时,值得我们深思,因为中国的经济现在已经跟全球经济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这个大的背景下,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我们可以把它简要概括成七句话:增速放缓,回归常态;风险上升,预期谨慎;供给过剩,结构失衡;环境恶化,贫富分化;模式转型,新陈代谢;政策转变,定向调控;空间巨大,潜力无限。我们现在理解中国的经济新常态,我认为就是要深刻理解以上七个基本的判断。 

       

       回归常态是必然趋势

       其实现在很多经济学者,很多企业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经济增长最终取决于什么?马克思曾经讲,任何经济体系运行都有它内在规律,这个内在规律就是长线的经济增长。前面讲到只取决于劳动生产力全要素的增长。很多国家的要素都很丰富。苏联的要素不丰富吗?苏联有很多要素:淡水、森林、矿产,石油和天然气,很多都是全球储藏量第一、第二,为什么经济增长不高呢?所以增速放缓,回归常态,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就是我们过去依靠要素投入、能源消耗、材料消耗,人口红利只能够在短期之内实现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长期增长,必须取决于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取决于劳动生产力。

       第二个是我们现在的风险问题,现在风险大幅上升,这个下面我还会再谈。

       第三个核心问题就是中国现在很多产业存在的供给过剩,结构失衡。按照国家统计局官方发布的数据,几乎所有的制造业都严重过剩。一边是过剩,一边是不足,所以叫做结构失衡。什么不足?我们中国真正需要的东西不足。我们的医疗足吗?我们的教育足吗?我们的社会文化的投资足吗?我们的深度的旅游休闲足吗?不足。现在中国的富人,千方百计的都想把资金转移到国外,千方百计的希望小孩在国外受教育,为什么我们中国不能有很好的教育呢?有这七个方面,所以我们后边的第四句话叫做模式转型,新陈代谢,因此我们叫做大转折,就是模式的转型。现在我们的宏观政策彻底转变,主要是:定向调控。为什么李克强总理讲我们现在不搞大水漫灌、水漫金山,如果实现这两点我们就能叫空间巨大、潜力无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把经济增长放在首要任务,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这在前两年是没有的,但是经过详细分析,传统的稳增长的方式执行不下去,第二大任务是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如何稳增长。新增长点就是服务业、信息科技、新材料、新能源、高科技业、高端制造业,特别服务业里面的教育、医疗、旅游、文化、娱乐,但这需要时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基本判断是仍然会持续放缓。


      新常态九大特征

       这里要请各位对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九大特征引起高度重视。第一个,我将全面回答中国经济为什么叫做新常态,新常态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面九大特征讲的非常清楚。

       第一个重要特征是为什么做出这个判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我也参与过一些调研的会议,做论证,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当时大家就在研究过去我们三十多年经济增长如果从消费的角度来讲,是五大浪潮推动。第一次浪潮是80年代初期的衣食住行,所以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先解决吃饭,然后是发展轻工业,解决穿,这是80年代的第一次浪潮。第二次浪潮当时叫做新三大件,电视、冰箱、洗衣机。第三次浪潮是以移动电话为代表的,以手机为核心的通信方面的大规模的发展。第四次浪潮是汽车。1993年我在人民大学念博士期间曾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一个重大课题,研究汽车行业。1993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才120万辆,那时候做大胆预测2020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1200万辆,当时大家觉得使出最大力气才敢说这个数字,结果2009年时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2200万辆成为世界的NO.1,2014年中国国内市场卖2150万辆的汽车,出口300多万辆。这是第四波浪潮。    第五波浪潮就是房地产行业。这一次研究经济新常态的时候,包括总书记、总理、中财办很多领导说我们可以一起研究一下,面向未来我们有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大规模的消费浪潮,再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五到十年。结论是没有了,所以才得出新常态这个结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企业战略都必须做出重大的调整。

       第二个重要特征是所谓四新。为什么这一次明确提出四新,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传统投资我们已经无法进行下去。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基础设施的投资增收只有15%,制造业的投资增收只有9%,房地产只有7%。现在看起来2015年这三大投资的增速还会进一步放缓。我们要在十一大类领域里面下工夫,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科技、机器人、物联网、精细化工等等。更重要的是我们讲的新业态,什么叫做新业态?就是以服务为核心、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品牌为核心、以研发创新为核心。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的经济已经从一个制造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彻底开始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的模式。需要特别强调一下的是我们的商业的模式——在这个新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商业模式要转向轻资产商业模式,重资产的商业模式已经不太合适了。全世界最优秀的企业都是轻资产的企业。中国有很多的企业,刚刚已经公布的142家大型国有上市企业,差不多1/4都是亏损的,但是看这些企业的资产都是巨大的,动辄几百亿上千亿。如果资产不能够创造收入和利润,这个资产就没有任何意义。过去我们喜欢搞大而全,搞多元化经济,现在看起来,这一个模式在新的常态下举步维艰。

       第三个重要特征我们讲的新常态是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过去中国经济是依靠三低,低劳动力成本,低要素的成本,低能源的成本。现在为什么不行?第一我国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第二其他国家已经进入加工制造领域。我国1991年的时候确实低成本,当时台湾是大陆的21倍,香港是大陆的7倍,美国是我国的77倍,现在已经大幅度下降。我国2014年出口增长只有4.6%,2015年我国的出口,加上欧元区的疲软,预计2015年我国的出口还会有所下降。

       更重要是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里面我国处在一个相对不太有利的地位,或者说是非常不利的一个地位,现在我们分析中国的经济新常态,我们从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来看,全球的产业分工分成五个环节:研发、设计,生产、组装、销售和服务。哪两个环节最赚钱?就是研发和服务。苹果公司最近一个季度(去年第四季度)纯利润多少钱?纯利润180亿美元,折成人民币接近1100亿。苹果公司有厂吗?没有厂。所以现在全世界有一个词叫做无工厂公司,他只搞研发,苹果的产品全世界有三十几个国家的工厂替他生产配件,组装加工,中国就在其中。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讲中国的经济出现新常态,这绝对不是创造了一个新词,确实我们过去的模式已经无法持续下去。我们讲新常态大转变,很简单,就是中国人、中国企业怎么从两边往上爬,去年李克强总理几次率领企业家代表团到欧洲访问,就想学人家怎么搞品牌的。中国很多高档商场,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洋品牌,这个东西是面向中国未来转折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第四个重要的特征是我们的产业组织开始迈向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这一个判断对于我们各位都非常关键。未来经营企业,能不能做到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当年日本在70年代经济转型的时候,提出的产业转型四个字,他们当时提出产业转型四个字是轻、薄、短、小。日本的产品都符合这四个特点,降低能耗、材耗,降低人力消耗。今天中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仍然是日本的六倍。

       第五个特征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清华大学做估算研究显示,我国这么多年虽然高速增长,但我国的要素增长速度并不高,日本、台湾,韩国的高速增长时期,都比大陆要高。我们过去的增长主要是靠要素堆起来的。该挖都挖了,该污染都污染了。

       第六个重要特征是竞争。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德国的模式,日本的模式都值得很好的学习。北京有一个朋友跟我讲,说是跟我们习总书记提的建议,中国的理想状态是经济上像德国,政治上像新加坡。中国的经济要搞成德国的经济那是太了不起了,德国的核心就是追求精,精益求精。德国企业整个经济的支柱不是大企业而是中小企业,每一个中小企业都是非常精的,竞争就是创造不同(竞争的新常态)、创造差异、创造个性。竞争就是不模仿、不抄袭、不跟随。

       第七个重要特征是环境的问题,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海外发布对中国环境问题的研究报告提到3个80%。一个80%是说在中国80%的国土面积上,找不到不用任何处理就可以马上饮用的水。第二个80%说中国农田80%有严重的重金属和化学污染。第三个中国的人口80%都患有各种因为环境污染导致的疾病。治理环境的紧迫压力将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这也是我们新常态中必须要面对的沉痛代价。

       第八个重要特征是新常态带来的风险问题。现在中国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你看房地产的负债率,中国的房地产负债率平均达到78%,已经接近80%。我国房地产行业整体负债率偏高,负债率或负债规模增长空间非常有限。房地产企业将普遍面临增加自有资金或补充资金的巨大压力。与其他许多行业一样,面临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风险。据说有监管部门甚至国务院的领导已经开始在组织人研究,未来要把企业的负债率纳入重要监管体系指标,企业负债率超过一定水平就没有资格贷款了。

       第九个特征是产能过剩,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中国的产能过剩究竟多么严重?几乎所有的制造业均严重产能过剩,钢铁、煤炭、光伏、电解铝、造船、家用电子、汽车等等。仅钢铁产能就占全球一半,最新的数字是58%,比一半还要多一点。下面这个数字是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的数据,称我国过去这么多年光浪费投资42万个亿。什么叫做浪费投资?就是投资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任何人要。全球市场都消耗不了就叫浪费投资,像钢铁。我们现在官方公布的钢铁产能是9.7亿吨,按照8%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也就只能够消化一部分——国内市场需要5.6亿吨,出口1亿吨,这最多也就是6.6亿吨,还有3亿吨完全是浪费的,何况实际产能远远还不止9.7亿吨。

       以上是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一个全面系统而深刻的看法。如果银行家、企业家能把这九大特征做一个深入系统的了解,你就知道为什么我国的宏观政策必须做出根本性的调整。我国的金融战略为什么要做出根本性的调整,我国的思维方式为什么要做根本性的调整。不光我国,全球都在调整。美国总统在前不久的发布会议上宣布两条,一条说美国已经正式开始走出衰退,第二说美国即将要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说美国人现在重新回到“根”(stem)上,分别是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与数学(Mathematics)。美国年轻人以前都是喜欢炒股票、期货,美国进行深刻的调整,中国当然也是这样。九个新常态概括起来讲是新常态和大转折,怎么转,相信这里面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